
Caroni Distillery 的前身,是一間專門製糖的製糖工廠,建立於1918年的Caroni 河畔旁。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才剛結束,在政權不斷轉移的時空背景下,千里達與多巴哥共和國的經濟嚴重赤字。終於在1920年時,千里達與多巴哥共和國的蔗糖產業隨著國家的經濟崩盤,並且還爆發了嚴重的勞工抗爭。
直到1923年,製糖廠調整營運,與許多加勒比海的製糖廠一樣轉換跑道。於是,一間生產甘蔗蒸餾的酒廠,就這樣橫空出世。一開始只是簡陋的使用鐵製蒸餾器生產蘭姆酒,在科技進步以及英國工業的發展的輔助下,Caroni Distillery 開始使用了“正規”的銅製的壺式與連續式蒸餾器,讓蒸餾出來的蘭姆酒口感厚實與風味強壯。這一舉將 Caroni Rum 推上了高品質的道路,成為了品質保證的蘭姆酒之一。
1970年代開始,蘭姆酒產業的黑暗時期來臨。讓許多蘭姆酒廠、製糖廠、種植園等,相繼受到嚴重的衝擊,並且接連倒閉進入黑暗時期
在黑暗時期來臨下,Caroni Distillery歷經了幾次股權的買賣與轉手,2002年千巴政府決定停止蒸餾廠的經營,停止巨大的損失。也因此蒸餾廠的蒸氣與鍋爐就此停止了運作,剩下上千桶高品質的蘭姆酒,也塵封於歷史與記憶的角落深處。
來自義大利的 Luca Gargano (Velier 負責人)在偶然的機會下,在2004年時走訪了一趟圭亞那 (Guyana)與千里達與多巴哥共和國。Luca原先只是單純的想去參觀Caroni Distillery,結果到了目的地才發現Caroni Distillery 早就停止運作。原先的工廠與設備也早就拆除。傻眼的 Luca 開始詢問附近居民相關的訊息,也剛好找到了一位原先在Caroni Distillery工作的一位女士,該女士好心的引薦Luca去認識一位在當時幫忙Caroni做財產清算的負責人 Rudy Moore 。
Rudy在得知了來意後,就帶著Luca穿越層層的草叢與樹林,撥開了比人還高的雜草叢堆後,他們來到了原先Caroni用來存放大量蘭姆酒的倉庫。推開了塵封許久又生鏽斑駁的大門,映入眼前的是上千桶高品質與保存完好的Rum Caroni,完完整整的展現在他們眼前。其中還發現了存有1974年桶陳年至今的品項。之後由Luca所經營的義大利品牌 Velier 公司在2005年完成了與Caroni部分股票的交易。
同一年,由 Velier發布了8款不同年份的 Rum Caroni 。Luca也決定使用Fredi Marcarini 所拍攝Caroni Distillery 的照片,作為由Velier 所販售Rum Caroni系列蘭姆酒的瓶身包裝,並且被世人所熟知。